新闻动态
-
直播中的“窃听风云”,我们离被监听到底有多“近”?
2020-04-17 王雨墨
最近,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能窃听触摸屏的人工智能。它可以从细微的声音中恢复人类输入的信息。这项技术通过了45名志愿者的现场测试,包括数组和字母,人工智能详细记录了数据。这项技术的发布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在人们的操作中收集可靠的信息来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换句话说,如果互联网公司植入将这项技术包含在他们的应用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我们的语音信息来获得我们的隐私。那么,市... 查看全文
-
手机仿佛窃听器,你的隐私不安全
2020-04-13 王雨墨
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隐藏秘密。/upsplash比“我有你的孩子”更可怕的是“你所有的数据都在我的硬盘里”。后者可能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时代的地球村民不能有隐私。旅行时,你可能会发现一张“小卡片”偷偷插在酒店的门下,上面赫然印着你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当我接到销售电话时,我想尽快挂断,但我听到对方像报纸一样数着你的名字、工作和地址。几天前,关于外卖平台是否“偷听”用户信息的争议引人... 查看全文
-
直播中的“窃听风云”,我们离被监听到底有多“近”?
2020-04-09 王雨墨
近日,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偷听触摸屏的AI。它能从细微的声音中,还原出人类输入的信息。这项技术通过45名志愿者的真人测试,无论是数组还是字母,都被AI详实地纪录了数据。这项技术的公布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AI是能够通过人们的操作中通过采集声音信息来获取有价值的内容的。也就是说,如果这项技术被互联网公司植入他们的APP中,并通过采集我们的声音信息来获取我们的隐私。那么,市场上的互联网... 查看全文
-
警惕隐私保护被妖魔化:监听是个伪命题
2020-03-30 王雨墨
对公众来说,提高对隐私保护的意识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恐惧而拒绝技术的利益为时已晚。 《圣经新约》中有一句名言:“上帝归于上帝,凯撒归于凯撒。” 但是最近,在一个舆论漩涡中,人们推测Internet平台App可能会“监听”用户并相应地进行推送,因此出现了对私有信息保护的妖魔化,因此在每个人都弄不清产品推荐的算法技术之前, 他们没有事实依据地集体陷入“监控”怀疑逻辑。 从3月18... 查看全文
-
多款APP被怀疑窃听用户隐私,手机版“窃听风云”是真的吗?
2020-03-28 王雨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最不可分割的物品之一。 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实现通讯,购物,点菜等。 但是,您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一旦您说出要吃的东西,手机订购软件就会弹出建议; 当您说出要购买的商品时,手机页面会准确显示广告。 有时候,这种情况不免让人怀疑,手机真的与我们连接了吗? 还是可以“听到”我们的想法?最近,一篇名为《隔屏有耳,记者耗时3个月测试,美团饿了么是否在‘偷听... 查看全文
-
物理攻击大法及最新的硬盘窃听术
2020-03-24 王雨墨
研究人员证实,硬盘驱动器可用作麦克风,使攻击者能窃听对话。如果你已经对恶意计算机攻击感到紧张,那么坏消息是:许多方法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而不是软件来攻击我们的技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傅家伟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几种令人担忧的方法,可以使声波和其他干扰源用于控制家用设备和个人电子产品。两周前,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议上,傅家伟报告了他最新的可怕发现:你的电脑硬盘可以在你不知... 查看全文
-
信息裸奔时代,不仅被各种App监听,还帮上市公司狂赚96亿
2020-03-14 王雨墨
你被APP偷听过吗?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刚刚谈论了一个话题,一些APP上就给你推送话题相关的广告或者其他内容?3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和美团疑似出现App麦克风“偷听”情况。随后,美团和饿了么均回应称:“偷听门”是无端猜测,该行为不存在。但实际上,APP确实利用我们的信息获取了不菲的利益,以美股上市公司汽车之家为例,2014年——2018年,汽车之家靠销售线索获得了96亿元的收入。信息被泄... 查看全文
-
反窃听检测的当代作为
2020-03-10 王雨墨
无处不在窃听风云:领导讲话话中有话,职场晋升屡屡失败;商业谈判、企业机密被竞争对手提前获悉;入住酒店被跟踪偷拍……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你意识到你的生活有所异常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个“透明人”了。在目前政府部门严厉打击的态势下,窃听器、针孔摄像头仍然在某些平台堂而皇之的销售,销量动辄成千上万。那,购买了这些非法器材的买家们,他们想干什么呢?通过我们多年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