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手机窃听?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悲哀

2023-03-12 11:39:50 王雨墨


该应用程序是否“窃听”?实验结果令人震惊……

大数据时代,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机票越来越贵,随便聊聊一个产品,转身就在各大平台上展示相关产品的广告。增加。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自己的信息数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泄露或者被商家非法利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大数据被“杀死”

会员邮费比非会员高

前不久,一篇质疑某些外卖平台利用算法“杀熟人”的文章引发热议。该平台的一位会员用户指出,他的运费经常被定得比非会员用户同样的订单要高。

肖:我经常在同一家店叫外卖,但有一天我注册了会员,送货费突然翻了三倍。成为会员比非会员花费更多,那么成为会员有什么好处呢?

文章引发热议后,相关外卖平台联系了肖先生,平台回复肖先生称,“外卖费差价是系统缓存导致的错误。”我是。

肖先生:我试了很多次,一个星期的效果是这样的。缓存参数绝对没有道理。位置缓存从何而来?是会员和非会员的区别,即使在同一个位置。

据中消协介绍,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的抱怨越来越多。方面。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陈健先生:运营商可能会为消费者建立一个准确的个人数据画像。由于此类与肖像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仅推荐给他,其知情权存在严重缺陷。

平台累积大量个人资料

“盘点”用户画像

大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让商家知道你喜欢吃辣还是吃酸,通过算法对更适合你口味的餐厅进行排名。用户数据通常由互联网平台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收集。

存在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处理APP的过程中会出现“APP窃听”的现象,但是“APP窃听”真的存在吗?来看看我们的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的测试。

App Governance Working Group 技术专家何彦哲:当你发送音频时,实际上当你的手离开时录音还在继续。您也可以删除提示。测试过程需要2 分钟。

两分钟后,记者确认测试程序产生了120秒的语音。技术人员将音频数据导出后,进行了检查,确认可以通过将测试程序放在前台实现“窃听”。

另外,经过对比实验,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当测试程序返回后台或者手机被锁时,录音可以继续一段时间,但是会结束。给了我通过它自己。连续锁屏录制时间因手机操作系统而略有不同。

技术上可行的“窃听”技术是否被用于商业应用?

应用治理工作组技术专家何彦哲: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应用在上传音频信息后被窃听。

那么平台如何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推荐呢?专家表示,这主要是根据购买记录、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甚至是下载应用列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的。

专家建议用户可以在自己手机操作系统的权限设置中找到麦克风权限,查看目前允许哪些应用使用麦克风。如果需要,用户可以随时关闭应用批准以使用麦克风。

部分应用政策的隐私保护时间较长

账户无法注销

应用治理工作组的专家对市面上的应用进行了测试,发现很多应用存在隐私政策长度、用户难以理解、账号注销等问题。是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在隐私壁纸应用程序政策中发现了超过10,000个字符。

专家告诉记者,注销难是目前用户投诉较多的另一个问题。如今,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处于平衡的两端。专家表示,监管机构、平台和用户应在“调整”平衡的过程中通过互动探索。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所副所长梁征:有些商业模式迭代太快,我们等不及法律出台了。每个问题都有对应的技术方案来处理,并不是无解。关键是要明确规则。

对应用程序“越界”的严厉处罚

工信部多次通报在官方网站侵犯用户权益的APP。许多人被举报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和胁迫、频繁和过度。请求权限。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企业不仅可以向用户推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利用技术侵犯用户隐私,损害用户利益。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细化App内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加大执法力度,“长出”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惩戒机制,有待完善。 App运营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商家将受到严惩。

探逊科技反窃听


400-806-9611

周一至周日 9:00-18:00(仅收市话费)

售后服务